联系我们Contact

公司名称:东莞市运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加盟热线:+86-769-81550838 \ 85533363
咨询热线:13326859308
邮 箱:deng@dgyuntong.com
网 址:www.dgyuntong.com
地 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李屋第六经济开发区兴发南路西四街一号
2015/12/11 8:52:30
为进一步建立并完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各项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用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是缓解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必然选择。
我省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近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包括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各类规划、标准规范、监督管理制度以及产业、技术、价格、财税、金融政策等在内的制度体系。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有些制度已不适应,亟需修改完善;有些制度尚不健全,需要尽快出台。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进一步加大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产出率,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目标任务
科学界定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边界和表现形式,完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运行机制和体系框架,加快出台需完善和创新的制度。到2020年,逐步建立起包括法规规章、各类规划、标准规范、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价格政策、财税金融政策和监督管理政策等内容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制度体系。
四、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取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集约型、循环型、低碳型产业发展。明确部门职责,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技术指导和投资扶持等手段,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相关制度文件,着力查找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切实加以解决。
坚持资源节约。重视和加强节约资源,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降低能源、水、土地等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坚持循环利用。强化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废弃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立足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技术支撑,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坚持依法推动。切实落实已出台的法规规章,积极完善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法规规章,确保循环经济发展有法可依,违法必究。